
闲敲文字慢读《易》——【贲卦】(23)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7:48 点击次数:194
图片
图片
【贲卦智慧】
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
语自《论语》。夫子此言之“文”,指文才,实指合乎礼之外在表现;“质”,指本质,实指内在之仁德品性;野,粗鲁鄙野;史,虚浮不实。
“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”在夫子看来,唯有具备“仁”之内在,又能合乎“礼”之呈现,既具文化修养,又不失本性,方为真正之“君子”。
文与质之关系,指内在和外表之关系,亦指礼与仁之关系。从哲学角度分析,这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。“质”与“文”,相互依存,相互配合,才合中正之道,二者不可偏而废其一。
《序卦传》说,“嗑者合也,物不可以苟合而已,故受之以贲,贲者饰也。”噬嗑通过刑罚整合社会,侧重刑狱禁暴,此等整合缺乏精神文明之联系,难以永续,故继之以贲,用礼乐来文饰。
贲(bì),形声字。从貝,卉声。篆文释为象鼓上有装饰物,鼓作 “貝” ,鼓上之饰物变成声符 “卉” 字,本义是文饰装饰。
《贲卦》为《易经》之二十二卦,上为艮为山,下为离为火,山火贲卦。寓意为山下有火,光芒四射,火光绚丽。贲卦之卦象是火之光明彰显了山之雄伟,从远处即可见山之雄伟壮观和五彩缤纷。
贲卦阐述文与质之关系,以质为主,以文调节。本质美好之物,亦须文饰其外表,有助获取美感,也易为他人所理解和接纳。须始终清楚的是,“本质为里,文饰是表”,唯有重实质,有内涵,方为文饰之极致。
“质为文之本,文是质之表”。就自然而言,其内在之本质是,阴阳变化,刚柔交错;其外在表现为,日月星辰,光明灿烂;四时运行,循环交替;万物盛美,仪态万千,是为“天文”。
就社会而言,其内在之本质为,阴阳刚柔,变化交错,协调并济;其外在表现为,礼乐轨制的完备,道德风尚的淳美,行为举止的规范,是为“文明以止,人文也”,即以文明教化行为举止。
“贲其趾”,“贲其须”,注重细节;“贲如濡如,永贞吉”,保持温和的态度;“贲如皤如,白马翰如,匪寇婚媾”;“贲于丘园,束帛戋戋,吝,终吉”,是说简朴的装饰,开始不好而终吉。
婚礼嫁娶是人生之大事。“贲卦”中的六个爻辞,恰似一幅民间婚俗的风情画:男方穿戴修饰齐整,有车不坐,一路疾驰到女方,献上成亲的礼物。一桩美满姻缘就此完成。
《象》曰,“白贲,无咎,上得志也”。此贲卦之核心,白指白色,引申为纯洁,天然之本色,返璞归真之意。意在启迪世人,回归最初之纯洁,不必用过度之外部装饰来美化。简朴实用之中,更能欣赏到生活本身之自然美。
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,像刚出清水之芙蓉,质朴明媚,毫无雕琢,自然随性。自然之美,才是人间之至美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